把握治療黃金72小時!避免帶狀皰疹神經痛

台大醫學院博士 黃忠信醫師


最新一期美國臨床皮膚科學雜誌建議,帶狀皰疹發生的72小時內為治療黃金期,如果發生皰疹後神經痛,也要及早治療,避免變成慢性化。台大醫學院博士拉菲爾人本診所黃忠信院長觀察眾多的皰疹後神經痛案例,對此準則深表同感。

60多歲的陳先生 ,一天突然感到頭皮微熱、眼睛乾燥,旋即就醫,診斷為帶狀皰疹,過幾天從額頭開始一路往下冒出成列的紅疹水皰,一度危急左眼,經過治療,皰疹開始結痂,原以為即將痊癒,沒想到卻開始劇烈的神經痛,從頭頂爆出放電式的抽搐,接著延及耳朵及後腦杓,每小時發作一次,晚上開始夜不成眠,苦不堪言。陳先生開始嘗試各種治療方法,去疼痛科服用抗癲癇的止痛藥讓他昏昏沉沉、難以思考,也嘗試各種民俗治療,但還是持續疼痛,直到 後來再搭配神經調節治療修復神經,才終於脫離疼痛的折磨。

黃忠信院長表示,皰疹病毒就是我們小時候的水痘病毒,急性發作過後就潛伏在神經節中一直到成年或老年,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就容易發病形成帶狀皰疹。72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為首要任務,並配合神經調節治療,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環與免疫力,以減少皰疹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並減緩神經破壞程度。
泡2

大部分的病人在水皰結痂後即痊癒,少部分的病人像陳先生一樣,在發病期間神經受到破壞而導致長期劇烈的神經痛。這種神經痛不同於一般發炎所造成的疼痛,所以消炎止痛藥無效。臨床會開給抗癲癇或抗憂鬱劑,從中樞神經壓制疼痛感覺,但神經若未修復,病患就必須長期依靠藥物減緩疼痛,且這類藥物多少有些副作用需適應,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神經就像植物的根一樣,需要有足夠的血液供給養分才能修復,所以黃忠信院長建議有「皰疹後神經痛」的病人,除了使用藥物控制疼痛外,進一步透過神經調節治療,增加神經系統的血流供應和營養狀況,促進神經損傷的修復。黃院長特別叮嚀如果是年紀大的、有糖尿病、洗腎與免疫力下降等患者,更應在帶狀皰疹剛發生時,就積極治療,可降低帶狀皰疹神經痛的發生機率,萬一發生了,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加以治癒。


本篇文章發表於2013.4.2Yahoo訊息快遞

 

相應神經調節療法系列講座-「自律神經失調」←講座已結束,點此觀看現場錄影

 

 


了解更多,請點我



 請確定email電子信箱是否正確, 以免專人回覆時無法收到。 隱私權保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