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經驗談】拒絕耳鳴嗡嗡叫,改善治療要趁早




拉菲爾醫療團隊



【您以為耳鳴只是暫時現象嗎?】

放著不管當心嚴重影響聽力和日常生活!



在內湖科學園區上班的黃先生,三年前剛有耳鳴跡象時不以為意,沒想到後來伴隨焦慮、多汗、眩暈,耳鳴症狀也越來越嚴重。經耳鼻喉科檢查判定是內耳不平衡,持續吃了很多中西藥方,但都只能暫時好轉。直到接觸「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才知道病因竟是自律神經失調!在進行一個療程後,不僅耳鳴症狀減輕,其他多汗、焦躁等症狀也都改善了。



※治療狀況因個人狀況而異※

「我是一個在內湖科學園區上班的人,由於壓力很大,三年前開始有耳鳴跡象,並伴隨著失眠焦慮、多汗及眩暈。剛開始不以為意,後來越來越嚴重,2年前開始找尋國內著名耳鼻喉科專家治療耳鳴等症狀。檢查結果判定為內耳不平衡,吃了很多種西藥(如血管擴張劑、止暈止吐藥)只好了幾天就又犯了,持續治療了1~2年發現無效,於是趕緊找尋其他要藥方。



中藥治療了半年也好轉有限,失望之餘在網路查詢資料時看到黃醫師的逆行性神經療法,在半信半疑中前去治療。那時心中想:反正其他方法都試過無效,就試試看此療法。說也奇怪剛開始1星期並無顯著改善(尤其是耳鳴),但其他如酸痛,睡眠卻進步很多!另外如慢性咽喉炎、多汗症及焦躁症等都有顯著療效。第三星期開始耳鳴逐漸獲得20%~30%的改善,而且是逐漸的穩定下來, 連眼壓都逐漸降下來。



現在我的第一個療程已經結束,開始進入第二個療程,想不到我的病因原來是自律神經失調!其他醫院竟然沒有一個醫生檢查出來,感謝黃醫師的照顧,我現在開始對未來充滿希望!也希望這個醫學上的大突破-----逆行性神經療法(註1)未來能夠造福跟我一樣有此痛苦的病友。



內湖科學園區 黃先生 2007/1/8」

註1:逆行性神經調節療法即【相應神經調節療法】



【臨床治療經驗顯示】

耳鳴與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聽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估計約有1/3的人有耳鳴經驗,其中約1%有長期嚴重耳鳴。根據臨床治療經驗顯示,耳鳴的產生跟自律神經失調導致聽神經功能失調或受損有關,而壓力正是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元凶!



【不要輕忽身體發出的警訊】

嚴重可能在工作、生活上感到無助恐慌、大受打擊



剛開始出現耳鳴時會伴隨聽力輕微下降,這其實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如果持續不理會,症狀就會惡化,而許多患者在此時也會感到無助、恐慌甚至絕望。曾有一位年輕的患者來就醫時表示,嚴重耳鳴造成的聽力下降對他來說簡直是宣判死刑,因為工作和生活都受到極大的影響,而更大的打擊是試過各種方法仍然無法治癒!



※治療狀況因個人狀況而異※

「黃醫師您好: 在到您那邊做治療前,我以為這是絕症啦!聽力下降對一個年輕人來說真的是等於對未來是工作事業宣判死刑了。但在您那做完了一個療程之後,聽力有改善了,現在與人對話不再感到異常吃力,甚至10句有8句聽不懂得情況。目前與人對話中大部分都可以了解了,現在還要再做第2次療程,希望能改善更多。謝謝您挽救我的未來,能在工作上一展長才了!希望能更好些,恢復我的聽力。



江○○ 2006/2/10」



雖然耳鳴越早治療效果越好,但是也有已經發生時間比較久的也獲得改善:



※治療狀況因個人狀況而異※

「我耳嗚己經4年多一直困擾著,在求醫冶療過程中試過多種方法如大醫院的中西醫及民間療法,都無法達到較好的改善,日前在網路上看到黃醫師的網業簡介,就到光點診所(已更名為拉菲爾人本診所)評估及冶療,到今天己經笫10次冶療,我耳嗚己有較好的改善,耳嗚的聲音也較小聲,一星期中約有1-2天己無耳鳴情形,在此謝謝黃醫師。



江俊○ 2006/1/3」



【非侵入性、無藥物副作用的治療方式】



目前以【相應神經調節療法】來治療耳鳴已有超過10年歷史,此療法主要運用一種模擬神經傳導的波頻來調節內耳的神經活性,減少內耳神經訊號,使大腦增加的神經活性降回正常。前來尋求我們協助的耳鳴患者中,有許多都是在嚐試過各種治療方法但成效有限後,最終透過神經調節療法成功擺脫耳鳴困擾。






拉菲爾醫學研究團隊於2017年IFOS世界醫學會
發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治療暈眩的有效病例論文
↓↓了解更多請點↓↓



【 耳鳴相關文章推薦】
耳鳴治療經驗談
影音【自律神經失調-相應神經調節療法健康講座】
嗡嗡嗡…治耳鳴 把握6周黃金期







啟動自律神經自癒力
提升健康免疫力


近日新冠肺炎使得人心惶惶,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及做好居家消毒外。如何維持並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更是關鍵!建議持續治療,就能穩定改善您的自律神經,提升免疫力。別因為目前疫情的關係而中斷。有鑑於此,台灣拉菲爾健康促進學會配合的診所,也都在診所內加強預防機制,提供給患者一個安心的環境,維持身體最佳狀況。




 請確定email電子信箱是否正確, 以免專人回覆時無法收到。 隱私權保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