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神經再生手術大進展 癱瘓病人站起來2005.06.09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九日電)
演員趙學煌在公共電視「再見,忠貞二村」中,坐著輪椅入鏡,他五年前在中國車禍,以致頸部以下全癱,現在卻能坐起來。台北榮總醫師鄭宏志認為,趙學煌和其他九位慢性頸椎或胸椎損傷的癱瘓病人,應是世上第一批經由脊髓神經再生手術,重新坐起來或站起來的病人。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再生科主任鄭宏志說,有十個慢性頸椎脊髓損傷、慢性胸椎穿刺傷的病患,在受傷癱瘓六週到六、七年之後,參加他的試驗計畫,配合復建,病情都有顯著改善,從頸部以下全癱、手腳不能動,現在可以坐起來或站起來。
對鄭宏志來說,「中樞神經損傷不能再生修補」這句話已不合時宜,他將病人的脊椎損傷部位打開,清除神經結疤後,使用含「酸性纖維細胞生長素」的雞尾酒配方神秘敷料,再縫合傷口,接下來等待神經滋養新生,病人配合積極復健,修復斷掉的神經。
以趙學煌來說,他的頸椎五、六節受傷,情況就和已故的美國「超人」電影演員李維差不多;然而,他在參加鄭宏志的研究計畫後,自己也復健不輟,今年重回螢光幕,演出在八二三炮戰中負傷癱瘓的老軍官。
鄭宏志的這項研究,最近獲得美國神經醫學大會的論文首獎,他並在第九屆國際神經移植及再生會議中報告,他很自豪的說,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癱瘓病人經由分子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得以再生脊髓神經的成功案例。
在鄭宏志的病人中,有個高中女生上學途中發生車禍傷到頸椎,癱瘓在床,車禍後六週接受手術及復健,現在可以走路一段時間,手部也有力氣;另外,有個病患被小流氓切斷胸椎,四年來半身不遂,在接受治療後,下肢氣力也改善。
實驗顯示,脊髓損傷病人若是多年後才手術,復原情況差一點,病人也必須了解,並不是手術過後,馬上就能從癱瘓到健步如飛,合理期待是癱瘓的情況會改善,但與正常的活動能力仍有一段距離,還是要復健。
當神經受損時,除了它本身的功能障礙外,還會影響週邊神經系統的運作,使身體產生一些殘障的病症。復健的目標是藉由訓練,使其他未受損的神經細胞產生替代的作用,使身體恢復部份的機能,但是純粹靠訓練是很辛苦的,效果及復原速度都慢,而利用相應神經調節療法(逆行性神經療法)則可以快速調節神經的功能,讓身體機能恢復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