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與憂鬱
世界衛生組織將憂鬱症列為危及人類健康的第五大疾病,研究顯示,罹患重度憂鬱症卻沒有接受治療的人,15%的患者最後會走上絕路。出現憂鬱症狀時,初期可以服用抗憂鬱症藥物,結合心理諮商,通常效果不錯。另一種方式,就是電擊痙攣治療,雖然療效好,但是副作用是患者在接受電擊之後,初期兩三天會產生健忘症。最新的方法是強力腦部磁場療法,在某些患者身上,效果和電擊療法一樣好,而且沒有健忘的後遺症,但是這種療法還處於研究實驗階段。
過去因為神經基礎醫學尚未發展,醫師在臨床上面對病患的症狀時,因為不了解這些症狀的生理機轉,往往把原因歸入心理因素等似是而非的因素,當然治療效果有限。近年來由於神經傳導物質相關的作用機轉已經可以清楚解釋這些疾病的問題了,所以治療方式及效果已有大幅進展。
長期壓力會對身體造成各系統的影響,包括:胃潰瘍、氣喘發作、內分泌失調、免疫力降低,當然神經系統也不會例外,這些都無關心理因素。神經系統開始失調,呈現的症狀初期大都以自律神經系統症狀為主,包括胸悶、心悸、焦慮、失眠、耳鳴、眩暈、頭痛、腸胃功能失調等,如未妥善處理治療,可能會症狀越來越多,進而誘發更多焦慮及憂鬱的症狀,最後許多病人都被歸入憂鬱症的行列。
時下憂鬱症的診斷十分浮濫,民眾不斷被灌輸訊息,幾乎每個年齡層都與憂鬱症有關。越多人被冠上這個病名,就越多人會求診並服用抗憂鬱藥物,但是抗憂鬱藥物的治療成效不彰,而且副作用很多,幾乎病人都需要長期靠抗焦慮、抗憂鬱藥物控制,不知道哪一天才能治好。
臨床上發現身體與心理是一體的兩面,久病就會影響心理,同樣心理不健康也會產生身體的疾病,兩者之間就是透過自律神經系統互相影響的。慢性焦慮憂鬱病 人就是掉入這種惡性循環,身體越不舒服就越焦慮憂鬱,越焦慮憂鬱時身體的症狀就越厲害。要根本治療這些問題,除了了解這些自律神經的分佈及其功能外,更要 了解自律神經系統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與功能。當自律神經功能失調時,只有調整恢復神經傳導物質活性相關的作用,才能恢復自律神經的正常功能。
因為各種神經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也具有恢復自行穩定運作的能力,所以治療自律神經疾病,除了使用症狀治療的藥物或各種神經調節治療外,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也必須詳加探討並加以導正,如此就可以獲得根本的治療。
相應神經調節療法系列講座-「自律神經失調」←講座已結束,點此觀看現場錄影